分享有礼
分享至X
第三章《物态变化》第3节 汽化和液化 一、汽化 在气球中滴入酒精,挤出空气后扎紧口。放入热水中。请观察现象。 汽化: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。 汽化两种方式:蒸发和沸腾 二、蒸发 1、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,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。 2、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: 液体温度、液体表面积、空气流动速度 3、蒸发吸热 三、沸腾 沸腾: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。 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和温度的变化规律? 1、实验器材 铁架台、酒精灯、石棉网、加盖烧杯、温度计 2、注意事项 (1)为了节约时间用适量的温水 (2)组装顺序由下而上 3、实验现象 (1)温度的变化 (2)液体沸腾的条件:达到一定的温度,吸热。 沸点:液体沸腾时的温度。 一些物质的沸点 水银:357℃ 酒精:78℃ 液态氮:-196℃ 液体铁:2750℃ 水:100℃ 纸锅烧水:纸锅为什么不会燃烧? 因为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℃,而水烧开时的温度约为100℃,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,所以纸不会燃烧起来。 比较蒸发和沸腾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,都吸热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剧烈程度 缓慢,平和 剧烈 温度条件 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 达到一定温度时才能发生 三、液化 液化:物质从气态变为液体的过程 雾、露、雨,它们是怎样形成的? 液化方法: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液化放热(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严重) 在靠近壶嘴的地方出现“白气”,是水蒸气吗?它是怎样形成的? 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,常将一把带柄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,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,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? 防止口中的水蒸气液化 小结: 液态气态 液化方法: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巩固练习 寒冷的冬天,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回到暖和的室内时,镜片会变得模糊不清,但过一段时间又会变清晰,这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先在镜片上遇冷______成小水珠后又发生______所导致的现象。 以下事例中,属于汽化现象的是( ) A、春天,冰封的河面消融 B、夏天,剥开包装纸后冰棍会冒“白气” C、冬天,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镜片上会蒙上一层水珠 D、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
自动(将会根据您的网速,自动调整清晰度)
标清(适合网速较慢,视频卡顿的用户)
高清(适合网速较快,视频无卡顿的用户)
超清(适合网速极快,追求高品质享受的用户)
选择课程
课堂提问
课程评论